12月11日,随领导一起参加宁海天台徐霞客研究交流活动,有幸聆听了两地领导和专家学者徐学研究经验及有关情况介绍,尤其听了天台县徐霞客文化促进会会长林国干先生的介绍,触动颇深,天台兄弟又是倡议建立“旅游黄金周”,又是要求将徐霞客《游天台山日记》写进中学教科书等等,作为宁海人,有些坐立不安,我们该做些什么呢?
宁海徐学研究“十年磨一剑”。十年前,宁海人凭着自己的聪明和才智,“从头”阅读和理解千古奇书《徐霞客游记》,创造性的提出“天下旅游,宁海开游”的响亮口号,举办徐霞客开游节,倡议建立中国旅游日…
功夫不负有心人,十年后,国务院正式决定“5.19”为中国旅游日,宁海理所当然成为中国旅游日发祥地。宁海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麻绍勤说得好“‘5.19’是徐霞客和全国人民的‘5.19’,旅游日也是全国人民的旅游日”,宁海人民只不过是起了个发起人和领头羊的作用。这也说明,宁海人确实为全国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。
宁海徐学研究巧做“三头”文章(《游记》宁海开头、建立旅游日宁海带头、申世遗宁海牵头)。自确立中国旅游日以后,宁海人马不停蹄又一次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出“徐霞客游线申世遗”的倡议,并创造性地开展了徐霞客游线申世遗志愿者沿“线”宣传等活动,申世遗活动正有条不紊的按计划进行着。
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研究,那就是如何处理发展与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,具体的说,就是要正确把握继续做好“5.19”中国旅游日文章与“霞客游线申世遗”两者之间的关系。大家知道,发展需要创新,创新是为了更好的发展。“5.19”中国旅游日的建立为申世遗打下了理论、舆论、法理等方面良好基础,申世遗如能成功,反过来又可进一步深化前者的内涵,两者相辅相成,互为促进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,似乎有重创新轻传承,对“5.19”中国旅游日的宣传大有偃旗息鼓的倾向,笔者认为,两者不能偏废,尤其对“5.19”中国旅游日的宣传力度只能加强,不能削弱。目前急需要做的有以下三方面工作:
一是加快考察研究,打造一条完整的徐霞客古道路线图。可以继续组织实地考察,专家论证,尽早确定徐霞客自西店入境,途径宁海县城、前童梁皇山,从岔路王爱山出境的路线图。修复道路,做好路标、路牌及相关配套工作。
二是确定宣传主题,加大宣传力度。笔者通过分析比较,还是原来的口号较为响亮:“天下旅游,宁海开游!《徐霞客游记》开篇地、中国旅游日发祥地—宁海欢迎您!”尤其“天下旅游,宁海开游”8个字要用原来的手写体,更有冲击力。
三是在东南西北主要道路出入口和重点景区设立永久性标语牌,书写上述主题口号,要统一规格,同一颜色,使之成为宁海的一种标志和符号。
我们要重新评估、重新认识上述主题口号,要坚定信心,长期坚持下去,实践证明,上述做法操作简单,成本低廉,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,许多外地朋友就是奔着上述口号来宁海旅游的。当然,如果政府财力允许,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,自然更好。
(金荣方,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会员)
|